9月18日,2015年中国—东盟博览会期间,国家航天局对地观测与数据中心在广西自治区南宁市组织召开了中国—东盟航天遥感应用产业发展论坛暨“一带一路”空间信息走廊工程产业发展研讨会。来自国内有关政府部门、行业和区域卫星用户、企事业单位、金融机构、高校的领导、专家、学者齐聚一堂,围绕“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中国企业海外工程实施对空间信息应用的需求,充分交流了空间信息在重大基础设施建设、行业和区域发展中的典型应用情况,深入研讨了促进空间信息服务“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中国企业“走出去”的政策建议。
国家航天局对地观测与数据中心主任童旭东在研讨会致辞中表示,国家航天局已与“一带一路”沿线10多个国家签署了联合开展空间应用合作的协议,积极推动遥感卫星数据在东南亚区域的应用推广。目前,正在开展资源卫星在东南亚地区的数据接收、共享和分发服务网络建设,与印度尼西亚等国家共同建设分布式的海上空间信息共享服务平台,与亚太空间合作组织联合推进我国气象卫星数据和应用产品在东南亚区域的广播服务,发挥中国—东盟、上海合作组织、亚太空间合作组织等多边合作机制作用,为空间信息走廊工程实施奠定了良好基础。
中国国土资源航空物探遥感中心、中国资质调查局油气资源调查中心、民政部国家减灾中心、国家卫星海洋应用中心、中国铁路总公司第三勘察设计院、新疆自治区卫星应用中心、中科院遥感地球所等单位的代表,围绕“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中国企业海外工程实施对空间信息应用的典型应用、需求分析和应用设想作了报告。与会代表认为,实施“一带一路”空间信息走廊工程,充分统筹利用我国已有和规划中的遥感、通信、导航等卫星资源,联合区域其他国家和组织,补充完善天基信息网,共同建设分布合理、功能齐全、运行稳定的地面信息服务网络,将为“一带一路”沿线国家间实现防灾减灾、海上应急服务等信息互联互通,实施“一带一路”交通、能源、金融等重大合作项目提供有力的服务支撑。
“一带一路”空间信息走廊工程是以卫星通信、遥感、导航等天基基础设施为主体,以地面网络和设施的互联互通为重点,以实施空间信息综合集成应用服务为目的,为国家各部委、地方政府和企业实施“一带一路”战略提供空间信息服务的综合性应用工程。目前,该工程已纳入“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战略三年(2015—2017)滚动计划2015年力争新开工项目中,正在开展实施方案论证和技术经济可行性深化论证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