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上半年,船市结构调整步伐加快,一些船东择机订船活跃,全球新船成交量依然保持高位。中国船企凭借承接散货船等优势,取得较好经营业绩,但中国船舶工业依然面临诸多的困难和挑战。
根据船舶工业发布的统计数据,今年1至6月份,全国造船完工1743万载重吨,同比下降15.4%。承接新船订单4080万载重吨,同比增长78.2%。6月底,手持船舶订单1.5206亿载重吨,同比增长39.5%。
同期,船舶行业87家重点监测企业完成工业总产值1860亿元,同比增长9%。其中,船舶制造企业为742亿元,同比增长3%;船舶配套企业为143亿元,同比增长14.8%;船舶修理企业为64.8亿元,同比增长17.2%。实现主营业务收入1348亿元,同比增长7.3%;利润总额为25.3亿元,同比下降40.4%。
1至5月份,全国规模以上船舶工业企业1485家,实现主营业务收入2396亿元,同比增长9.7%。其中,船舶制造企业为1478亿元,同比增长7.4%;船舶配套企业为412亿元,同比增长13.6%;船舶修理企业为103亿元,同比增长16.3%。
1至6月份,全国完工出口船1540万载重吨,同比下降10.8%;承接出口船订单3835万载重吨,同比增长82.3%;6月底,手持出口船订单1.437亿载重吨,同比增长51%。出口船舶分别占全国造船完工量、新接订单量、手持订单量的88.4%、94%和94.5%。
1至5月份,我国船舶出口金额达107.2亿美元(约合662.7亿元人民币),同比下降11.3%。我国出口船舶产品中散货船、油船和集装箱船仍占主导地位,其出口额合计为68.4亿美元(约合422.8亿元人民币),占出口总额的63.8%。我国船舶产品出口到156个国家和地区,其中向亚洲出口船舶的金额为59.7亿美元(约合369.1亿元人民币),占比为55.7%。
2013年至今年上半年,表面来看,订单增加不少,我国不少骨干船企船台(坞)计划已排至2016年。但业内人士认为,由于船价普遍较低,预付款条件苛刻,船舶技术要求提高,交船也存在一定风险。因此,必须客观分析订单,防止盲目乐观,深刻认识到企业经营困难局面没有根本改变;必须全面加强企业管理,苦练内功,提高生产效率,降本增效,加强风险管控,努力克服困难,继续保持船舶工业较快发展。